什么是非法集资?
非法集资有哪些常见手段?
参与非法集资有哪些危害?
如何防范掉入非法集资陷阱?
朝阳法院刑事审判庭编辑的
这份《防范非法集资指南》请您查收!
根据2021年5月1日施行的《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规定,非法集资是指未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以许诺还本付息或者给予其他投资回报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行为。
一、承诺高额回报。不法分子编造“稳赚不赔”、“一夜暴富”的假象,利用高额回报引诱公众进行投资。
二、编造虚假项目。不法分子注册合法的公司,并在公司没有相应资质的情况下虚构项目,通过描述项目未来良好发展前景,并承诺固定高额收益等方式,骗取社会公众投资。
三、以虚假宣传造势。不法分子利用较有名气的明星、网红为其宣传代言的方式,制造虚假声势,骗取公众信任。
四、利用亲情诱骗。不法分子为了自身利益、达到“业绩”,编造高额回报、稳赚不赔的谎言,利用亲友信任,拉人入伙,不断扩大集资规模。
一、非法集资行为不受法律保护。非法集资是违法行为,参与者的利益不受法律保护,凡涉嫌非法集资的,将依法追究责任。
二、参与非法集资损失自行承担。根据《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规定,清退集资资金之后,因参与非法集资受到的损失由集资参与人自行承担。
一、看融资合法性,除了看是否取得企业营业执照,还要看是否取得相关金融牌照或经金融管理部门批准。
二、看宣传内容,看宣传中是否含有暗示“有担保、无风险、高收益、稳赚不赔”等内容。
三、看经营模式,有没有实体项目,项目真实性、资金投资去向、获取利润方式等。
四、看参与集资主体,是不是主要面向老年人等特定群体。
五、理性思考。遇到相关投资集资类宣传,一定要避免头脑发热,先征求家人、朋友的意见,晚一些下决定,不要盲目相信名人代言、熟人介绍、专家推荐,不要被高额回报利诱而盲目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