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来,校外培训机构的专项治理拉开序幕。“双减”政策出台,加上新冠疫情的冲击,一些校外培训机构频频出现难以及时发放员工工资、福利的情况,此类劳动合同纠纷进入法院诉讼的数量逐渐增加。
培训机构欠付工资
40名员工诉讼来院
近日,湖西法庭肖欣庭长受理40件劳动者起诉校外培训机构的劳动合同纠纷案件。因该培训机构长期停课,欠付这40名员工工资从3000元到7万元不等。40名原告希望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诉讼来院。
办案法官逐一反复沟通
“三步法”做好庭前工作
肖欣庭长在开庭之前与每位当事人反复进行电话沟通:一是通过对政策的解读,让剑拔弩张的双方缓和情绪,萌生调解意愿;二是询问被告培训机构针对欠付工资的还款计划;三是参考原告的意见对还款计划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初步形成双方都认可的调解协议。
两天时间全部调解结案
用行动诠释“只跑一次”
庭审安排在8月16日和17日,肖欣庭长安排庭前调解协议已经初步成形、双方矛盾较小的当事人在先、调解协议需要调整的当事人在后的顺序领号排队,依次进入法庭进行调解,以便给没有考虑好的当事人更多的时间进行准备。为最大限度方便当事人,实现“只跑一次”目标,肖欣庭长加班完成全部调解工作、制作调解书,最终40起案件在两天内全部调解结案。
文字:冯世佳